回眸2017 发展扫描 近年来,我市消费市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并茁壮成长,“互联网+”推动线上线下加快融合,城市综合体、分享经济等新模式渗透发力,促进我市消费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新型消费模式推动了茂名经济新增长。2017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7亿元,同比增长8.7%。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0%,保持温和稳定态势。限额以上企业网上零售额2.90亿元,增长23.7%。全市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电子商务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 近日,广东“农电奖”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大会表彰了一批成绩突出的先进电商企业和个人。我市3家电商企业和2个电商人分别荣获农村电商企业标杆奖、农村电商品牌建设突出奖、杰出电商致富带头人奖、农村电商产业园优秀奖等4个奖项。 在发展新常态下,近年来我市创新发展理念,把电子商务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紧紧把握“互联网+”发展机遇,以农村电子商务为切入点,以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为重点,不断做大做强农村电商产业。自2015年3月以来,我市以发展农村淘宝、京东服务站为契机,大力推动地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目前,我市已建成县级农村淘宝服务中心2个、农村淘宝服务站131个,其中,化州农村淘宝服务站人数在广东24个县域中居第3名,2017年化州农村淘宝为村民代购网货金额超过7000万元,累计进村派送包裹近80万个。 京东业务已在4个县市区落地,其推广合作站点约100家,建立京东县级服务中心5个,共87个乡镇开通京东推广业务,实现乡镇全覆盖,共有推广员1300多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茂名市分公司建成“邮乐购”村级服务站点近1853个,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同时,我市开展的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及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信息惠民村级综合服务站农村电商发展模式试点顺利推进,目前已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站31个。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传统企业以及个人纷纷“上网触电”,网络销售平台(网店)持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网销我市荔枝的本土电商平台(网店)1500多家,桂圆肉520多家,化橘红460多家,信宜三华1000多家,还有大批经营主体开展微商经营,仅信宜市钱排镇网销三华李的微商就达510多家。另外,我市已开设了淘宝网“特色中国茂名馆”、京东商城“中国特产茂名馆”、“信宜馆”以及“高州馆”。开展网上销售业务的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开设农产品电商平台(网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200多家。网上销售业务发展迅速,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市包括高州丰盛、高州燊马、盈富农业、广东海宝等重点企业,在阿里、京东、苏宁、顺丰优选、工商银行融e购等全国大型电商平台网销农产品,销售效果良好。2017年广东盈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网络销售怀乡鸡120万只,占公司销售总量近30%;高州市丰盛食品有限公司去年网销荔枝达700多吨。此外,本土重点电商平台日渐壮大。明湖云购网络销售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年网络销售额达1800万元;惠龙邦电商平台发展突飞猛进,去年全年网络交易规模超过4亿元。 新消费时代: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网络零售发展冲击和消费需求结构的不断调整,“消费关系”的变革引导了大众的购买方式、支付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移动支付、消费转型升级使得电商得到了迅速而充分的成长,网上购物的行为模式已经深入日常生活,从而催生引领网络经济发展新动能。 而在双十一期间对茂名线下实体店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反,一部分商家借势节日热点,采取“实体+网络、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开展促销。如东汇城、Sun地购物广场、嘉信茂广场等商圈各出奇招,纷纷借势双十一东风,主动出击,通过营造火爆的购物氛围,打响促销战:买一送一、满111减11……吸引了一波比往常更大的客流。 随着新型消费的发展,也拉动了快递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全市已获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快递网点387家,全市乡镇已实现快递网点全覆盖。据市邮政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467.89万件,同比增长15.46%;业务收入37358.38万元,同比增长24.67%;快递业务投递量累计完成7316.76万件,同比增长40.63%。 转载:茂名日报 日报记者:梁雪玲 |
GMT+8, 2025-5-11 04:49 , Processed in 0.0475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